初来海口的人,如果不到骑楼老街走走就等于没有来海口,长达百年的骑楼老街是海口的历史,也是海口的名片。骑楼老街不但在过去是海南的商业中心,而现在也是海南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中心,逛完老街,就可以基本了解海南人的生活习俗、生活习惯、生活水平、生活状况和生活需求了。 海口老街为井字形分布,有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,南北走向的有新华南、新华北、博爱南和博爱北,共四条街道,东西走向的有得胜沙、中山路、解放东、西门街、东门街、文明东和文明西,共有七条街道。主要经营的商品有:服装、被褥、箱包、玩具、文具、灯具、五金交电、音响、家电、海南特产、海产品、茶叶、布艺、药材、节日习俗用品、家庭小用品和热带鱼,基本是以批发为主,也有零售。每一条街所经营商品的品种不同,种类繁多,琳琅满目。 [逛老街]之中山路 中山路位于海口市老城区中部,呈东西走向。东起博爱北路,西止新华北路,全长207米,街道宽12米,原来为混凝土路面,现已改造为石砖路面。道路两旁多为骑楼式建筑,是海口市老城区最早的道路之一。该路系清朝康熙年代(1662年)建,原名称“还海坊”,后改为北门外路,后又改为大街(以大庙神牌名称为大街)。到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改为中山路。据传说,当时该路中段建有一凉亭,孙中山先生来海南时,曾在此亭暂歇,后来为纪念孙中山,将该路命名为中山路。 中山路共有123个门牌号,是海口市城区保持历史原貌最完好的一条老街。该街原来以经营五金、交电为主,现经改造后以经营书画、饮食为主。修缮后,街道两旁的骑楼,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,临街的骑楼外墙以白色为主,保留雕刻的花草、飞鸟和龙凤的图案,透出几分雅致和古朴。位于中山路63号的邱宗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宅,坐落在骑楼之间。中山路还有一座建于咸丰十年的天后庙,至今已有700年历史,庙中供奉的祖位是妈祖(天后娘娘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