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米卡·塔尼拉+马可·霍姆/芬兰
作品:未来:面对明天的新姿态作品:未来:面对明天的新姿态(Future-A New Stance for Tomorrow)
介绍:1965年生于芬兰赫尔辛基,现居赫尔辛基。
1960年代新兴的太空热潮席卷了全世界对于未来的想象,其中经典代表作为芬兰建筑师Matti Auuronen在1968年所首度公开的“未来屋”(Futuro),这是一种便利的行动休闲度假屋,当时作为现代化周末小别墅及滑雪棚出售.《花花公子》 杂志将其描写为“便携式娱乐房”,这个圆形的房子貌似飞碟,高11 英尺高宽26 英尺,通过房子下半部的小型楼梯通往室内,房间里有六张可躺可坐的塑料床,有壁炉,小厨房和浴室。
双年展上展出的纪录片“未来屋,明天的新姿态”由荷兰艺术家米卡塔妮拉在1998 年拍摄,片中重现了未来屋的历史背景.发展.功能与想象。在拍摄者看来,这个房子可以成为20 世纪60 年代晚期人们生活状态一种反应.彼时人们普遍对经济的繁荣以及对未来的抱有乐观的态度,认为技术似乎能解决一切问题。当时的想法是,未来的人们越来越多重视远离家的活动.并且.带着他们的一家更多地向他们要去的地方来回迁移。
虽然貌似飞碟,但这个未来屋没有动力装置不能飞。整个房子由16个组件拼合而成,用卡车或直升飞机就可以轻易搬动,一天就可以装配两个出来。
石塑料和预制配件的大量使用从根本上降低了房子的造价.“未来屋”是用聚醋塑料和玻璃纤维制成.在美国的售价在$1 2 . 000 and $ 14.000.之间。1973年的石油危机机打破了大量生产的计划,并仅建造了20 套“未来式”居屋,两套仍在使用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