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6073|回复: 2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概述,梅里雪山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后登录
2014-6-13
在线时间
1077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3-16
精华
15
主题
103
帖子
337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1-12-2 01:22:51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·戴维斯在《云南》一书中首次使用“梅里雪山”的称呼。但实际上梅里雪山所指的并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,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脉。那座小山脉在当地 被称作梅里雪山,因此山脚下的一处村庄也被称为梅丽水(或梅里石),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说拉曾归面布,海拔5229米。这个错误主要源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**大地测量。当年,一支解放军测量队到了德钦,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,误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记作了梅里雪山,并在成图后如此标注出来。从此,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,这个名字也彻底压过了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卡瓦格博。

1梅里雪山.jpg

6.jpg

2梅里雪山.jpg

3梅里雪山.jpg

4梅里雪山.jpg

5梅里雪山.jpg



2

查看全部评分
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后登录
2014-6-13
在线时间
1077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3-16
精华
15
主题
103
帖子
337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2#
发表于 2011-12-2 01:28:03 |只看该作者
1990年1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从云南迪庆州德钦县出发,迈出了通往死亡的第一步…………当梅里雪山用缓缓蠕动的冰川将壮士们的遗体送还时,已经是七年以后。七年来,这座美丽非凡又残酷无比的雪山,凝聚了人们多少企盼,多少梦幻。登山家扼腕旅游者梦寐梅里雪山是可怖的,时至今日,仍傲立天边,令所有的登山家扼腕。1990年,中日登山队再次侦察登山线路:雨崩冰川。一直上到5500米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虽然在整个侦察过程中,险象环生,但最终在缜密调查的基础上,制定了新的攀登路线。11月,双方人马汇聚德钦县,队长由日本著名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教授担任,付队长由有过无数次辉煌登山记录的**登山家宋志义担任,队员中,三分之一有着8000以上的登山经验,并配备了最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,可谓兵强马壮,志在必得。大本营建立在3500米高度,三面被雪山环绕,雪崩声,令人不安。按照计划,一、二号营地的建立还算顺利。但在建立三号营地时,中日队员之间发生了冲突。那天,宋志义、孙维琦、广獭显、近藤裕史、船原尚武从二号营地出发,到达主峰卡瓦的左侧,大家都认为这里是建立三号营地的最佳地点。但在营地建立的具体位置上,产生了分歧。中方认为,为了避免雪崩,营地应该建立在远离山脊的地方。而日方认为,为了登顶方便,营地应该尽可能地靠近山脊。双方各持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无奈,队长井上治郎只好派米谷佳晃上去看一下,做最终裁判。遗憾的是,米谷上来时,山上大雾迷漫,什么也看不见。最后,井上队长的东方式思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,中庸!即不靠近山脊,也不远离山脊,在双方争论的中间地点,建立三号营地。后来,人们知道,那场致全队于死地的大雪崩,正好发生在这个营址上。三号营地一建立,立即代替了大本营,成为井上队长的指挥部,所有的重要设备,包括井上的卫星云图接收机,都被运到这里。12月21日以后,梅里雪山出现了少有的大晴天,乘这个机会,登山队在5900米高度的一个大冰壁前,建立了四号营地,并攀登到6210米的高度,观察了最后冲顶的地形,结论是:已经没有克服不了的难点了。当晚,登山队再一次摆酒庆祝,因为,6210米,对攀登卡瓦勃格峰来说,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了。并决定:12月28日,突击顶峰。此时此刻,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。12月28日上午8点,宋志义带领的第一突击队准时出发,营地所有的对讲机都打开了,人们在等待着胜利的消息。井上草拟好登顶成功的电报。上午11点36分,他们突破了第一个难关:陡峭的大冰壁,到达主峰西侧山脊6200米处。下午1点,突击队已经攀登到6470米,峰顶就在眼前,垂直距离只有240米了。但神山震怒了,它被人类放肆的挑战震怒了。就在三号营地敲盆敲碗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得意忘形时,乌云遮没了山顶。这云来的是那么突然,突然得令人手足无措。这云是如此的浓重,浓重得犹如黑夜降临。随着乌云的到来,气温急剧下降。刹那间,五位突击队员被冻得浑身颤抖。紧接着,狂风怒卷,石渣般坚硬的雪粒,狠狠地抽打在他们的脸上。突击队迫不得已拉起了简易帐蓬,以避风寒。暴风雪掠过尼龙帐蓬,发出犹如砂纸打磨的声响。到了下午四点,风雪肆虐,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。井上痛苦地命令:取消行动,突击队返回营地。但是,山上的人已经无法回来了,他们被山顶的黑云笼罩着,几次试图冲出黑暗,撤回三号营地,但都因为山上黑得无法辨别方向而被迫放弃。最后,井上队长只得让他们将剩余的食品集中起来平均分配,做好在山顶过夜的准备。为了不让山顶的突击队员睡觉(在极度低温的状态下睡着就等于死亡),三号营地和大本营轮流用对讲机与突击队员通话。直到第二天,突击队才返回三号营地。鉴于28日冲顶的失败,中日双方决定,建立五号营地作为突击营地,登顶日期改为1991年1月4日。事与愿违,1991年的第一天,暴雪突至,天地一片迷茫,把三号营地象集中营般死死封住。积雪达到1。2米,队员们每隔一个小时出来清理帐蓬顶上的积雪。直到1月3日晚上10时30分和大本营的最后一次通话中,队员还在抱怨: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才算完。第二天,大本营与三号营地通话,但无论怎么呼叫,三号营地总是没有应答。三号营地消失了,17条生命消失了,消失得干干净净,不留一丝痕迹。当雪过天晴,卡瓦勃格又露出那富有神韵的雄姿时,依然是那么冰晶玉洁,依然是那么美丽动人。神啊,爱他们吧1月9日晚,救援小组赶到大本营。1月16日,**登山界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,在仁青平措的率领下,由拉萨赶来。两支队伍加在一起,当今世上的十名顶尖高手,聚集一堂,向神山发起冲击。但在铺天盖地的暴雪和山摇地动的雪崩面前,冲击显得微不足道。1月21日,取证指挥部痛苦地宣布:行动失败。17名队员的失踪,给中日登山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他们甚至无法向遇难者家属做一个最起码的交代。正是在这种压力下,1991年4月26日,由中日双方组成的联合搜索队一行17人再次来到梅里。当他们傍晚抵达大本营时,坚硬的雪粒,迎面扑来,天阴沉沉的,周围的雪山全在浓云之中。

15梅里雪山.jpg

14梅里雪山.jpg

13梅里雪山.jpg

12梅里雪山.jpg

11梅里雪山.jpg

9梅里雪山.jpg

8梅里雪山.jpg

7梅里雪山.jpg

16梅里雪山.jpg



Rank: 2

最后登录
2015-8-3
在线时间
55 小时
注册时间
2010-11-13
精华
0
主题
9
帖子
901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3#
发表于 2011-12-2 01:28:51 |只看该作者
真佩服你们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后登录
2014-6-13
在线时间
1077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3-16
精华
15
主题
103
帖子
337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4#
发表于 2011-12-2 01:37:17 |只看该作者
沈英诗 发表于 2011-12-2 01:28
真佩服你们

“91年山上失踪的人找到了。”
他们回来了,他们是随着冰川的蠕动,被卡瓦勃格峰送回了人间。根据GPS准确的测定,遗骸和遗物随着冰崩散落在明永冰川3700米到3800米高度的50000平方米范围内,距离出事地点4公里。接到消息,**登山协会立即派出调查小组,先期于7月24日赶到冰川现场,当搜索队历尽艰辛,赶到现场时,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经过冰川挤压、蹂躏后,又随着冰川的崩裂,被随意抛撒下来的遗物和遗骸。这情景令所有到场的登山队员心里发麻。眼前的这一切,他们曾经是那么的熟悉。那个精美的笔记本,一定是工藤俊二的,他总把这个本子带在身边,在本子上,认真地记下一个20岁青年所感兴趣的一切。那架照相机是孙维琦的,机器中的胶卷,仍然记录着事发前卡瓦勃格的壮美。那些被撕成碎片的五颜六色的帐蓬,那把小巧的瑞士军刀,那个小勺还留在杯中的保温杯……每一件都使人们心头的伤口重淌鲜血。蓝色的睡袋里,依然躺着宋志义、孙维琦。这睡袋还是1988年中、日、尼三国双跨珠穆朗玛峰时发的。孙维琦的睡袋旁,还放着妻子赵小欣送给他的那件灰白格衬衫。这对生死同行的难友,相距30米,带着满腔的遗憾静静地躺在那里。因为,卡瓦勃格是他们所攀登过的最矮的雪山。暗绿色的冰缝里,米谷佳晃鲜红的羽绒服分外醒目,他被挂在一根冰柱上,双手搭在冰柱的两旁,头低垂着,似乎用这个形体语言告诉所有的人:我不想掉下去望着蒙蒙细雨中的一切,一向坚决反对别人攀登他们心中神山的当地藏人也感到悲凉。陪同搜索队上山的雨崩村少年尼玛登珠在雨中向卡瓦勃格雪峰祈祷:别下雨了,别下了,神啊,爱他们吧!

17德钦 .jpg

25梅里雪山.jpg

24梅里雪山.jpg

23梅里雪山.jpg

22梅里雪山.jpg

21梅里雪山 .jpg

20梅里雪山.jpg

18梅里雪山.jpg

26梅里雪山.jpg


Rank: 8Rank: 8

最后登录
2020-5-7
在线时间
3829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8-24
精华
0
主题
17
帖子
44918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5#
发表于 2011-12-2 08:45:33 |只看该作者
风光大片,非常精彩
追求完美,虚心好学。

Rank: 5Rank: 5

最后登录
2016-2-6
在线时间
916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10-10
精华
1
主题
64
帖子
7006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6#
发表于 2011-12-2 09:28:11 |只看该作者
好P好P,如此强撼大片一定要强顶啊!

Rank: 5Rank: 5

最后登录
2015-7-4
在线时间
1537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1-14
精华
0
主题
176
帖子
5976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7#
发表于 2011-12-2 10:21:22 |只看该作者
极漂亮的雪山风光大片,配上令人震撼、动人心弦的文章。真是绝妙的,老衲在本网上看到的最漂亮的帖子。太喜欢了。赞、赞、赞。向楼主学习了。
属书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后登录
2024-5-24
在线时间
1724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4-16
精华
0
主题
14
帖子
5098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8#
发表于 2011-12-2 10:41:54 |只看该作者

Rank: 3Rank: 3

最后登录
2014-12-24
在线时间
118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6-22
精华
0
主题
89
帖子
1986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9#
发表于 2011-12-2 11:56:02 |只看该作者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后登录
2016-9-19
在线时间
1242 小时
注册时间
2011-4-21
精华
2
主题
260
帖子
11706

个人文集  个人精华

10#
发表于 2011-12-2 12:38:23 |只看该作者
王建设 发表于 2011-12-2 01:28
1990年1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从云南迪庆州德钦县出发,迈出了通往死亡的第一步…………当梅里雪山用 ...

朋友感谢您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!
要用我们的智慧眼去善于观察世界,一切美好的东西就有可能在无意中悄悄的诞生!http://www.199u2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04301&extra=page%3D1
http://www.199u2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043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点击QQ群:229222477 中国影像网深圳群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