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以为可以开始一种新生活,只有当你们不断重复去看某件事物之时,才可以重新看见它们,新生活就存在于这之中。”——克尔凯郭尔的这番话可以送给2000年后的上海创意园区。曾经坑坑洼洼的路面,周围破败的厂房,而今整洁的马路,周围欣欣的工作室、画廊、时尚走廊、咖啡馆等,很快,这里就成了文化时尚的所在,人流如织。 曾经的钢铁厂、面包厂,马路集市、老弄堂等,现在已经被投入了新的含义和功能。2000年以来,这些旧厂房在保留其原有历史风貌和基本架构的基础上,被改造成了如今的“创意园区”,这里一间间的创意小店、设计工作室、画廊、图书工作室等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今日的与众不同。 走在这些创意弄堂里感觉创意人在这里——这里为人们展开了别样的生活方式,现在的人们在格子间里奋斗着,经常觉得拘束和疲乏,日子就这样如流水一般逝去了。而这里就显得简单随意得多,艺术的热流就在周边散发着,艺术改造过的旧厂房,各式的工作室,厚重的砖墙……这些交织在一起,有时真让人觉得不知身在何处? 题外话:我们看到了很多艺术区,建成的或是正在建的,知名的或是逐渐被人遗忘的,这些都是在我们印象中的,还有很多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艺术区,就在这几年它们迅速的成长起来,“创意”成了时髦的口头禅,这样的现象难免不使人忧虑?(感觉有点说远了,呵呵……但是就以我个人而言,去过或是听说过的艺术区就已经很多了,有时就有这样的感觉)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4-4 17:33:37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