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方古典艺术中,风景画一直扮演着次要角色,而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其带来了转机。19世纪现代城市的扩张使居民对宁静的田园风光产生无尽的憧憬.同样的原因促使柯罗.米勒.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离开画室,到乡间描绘他们看到的自然风景。巴比松派画家没有固定的绘画风格,但他们都热衷 于户外写生和表现不同的季节,不同时间风景的光影变化。 很快,一群年轻的画家,包括莫耐.雷诺阿.毕沙罗.西斯莱等,加入巴比松派画家追逐光影的行列。这些后来被归属为"印象派"的画家们以记录光线带来的视觉感受为首任,以迅疾奔放的独特笔法捕捉稍纵即逝的光线。厚重的笔触往往在画布上产生粗糙的肌理。印象派画家将新兴的光学理论应用于绘画,直接在画布上混合纯色颜料,让观众的眼睛去做光学混合。 大多数印象派画家不仅钟爱自然风景,也对城市景观情有独钟。他们把工厂.铁路.咖啡馆以及其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事物纳入自己的绘画范畴,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风景画对题材的限制。
(由于展馆禁止拍摄,用卡机偷偷盲拍,追逐了几张光影。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