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功大成
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
黄埔军校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,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**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。2004年夏,与美国西点军校、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“四大军校”;素有“**军事家摇篮”之称,在这里曾经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革命将领。
在共产党方面,**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(徐向前、叶剑英、聂荣臻、林彪和陈毅)、**人民解放军十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了3位(陈赓、许光达、罗瑞卿)、1955年授衔的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9人;周恩来、陶铸、刘志丹和左权等,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,他们为**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在国民党方面,黄埔师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近40人。一部黄埔军校的历史浓缩着**现代历史的面貌和过程;黄埔军校的精神,成为**民族的宝贵财富,传为历史佳话。
举报
大门门匾上写着“陆军军官学校”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,是军校早期的名称,军校曾几次易名,校址不变,都在黄埔长洲岛上,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“黄埔军校”的门匾。所以人们通称它为“黄埔军校”。门前有两个哨岗,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,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,执行警戒任务。 2007-2-1 14:07:00 上传 下载附件 (78.64 KB) 军校大门
UmUGwbpB.bmp (488.33 KB, 下载次数: 5)
2007-2-1 14:05:00 上传
下载次数: 5
军校大门
这里原是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,这些建筑在193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,荡然无存。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在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下进行重建,于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,重现昔日风貌。 2007-2-1 14:09:00 上传 下载附件 (90.84 KB)
军校二门,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.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。它和大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造风格。 2007-2-1 14:09:00 上传 下载附件 (62.36 KB)
校本部建筑是两层砖木结构,三路四进,即三条主要通道,四排房舍。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,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,且相互对称。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,四周有围墙。整座建筑宁静幽雅,自成一体,校本部下设政治、教授、训练等六部。
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,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,墙上嵌有“孙中山先生故居”牌匾。步入庭院,绿树成荫,环境优雅,面向珠江,风景美丽。楼内是“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”和“军校校史陈列”。
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28年,1930年落成, 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;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、统一**的意愿。纪念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、构思非常奇巧的,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“文”字耸立天穹。孙中山名文,号逸仙,碑上的“文”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。 2007-2-1 14:21:00 上传 下载附件 (487.85 KB)
WU5YiiLB.jpg (73.02 KB, 下载次数: 6)
2007-2-1 14:20:00 上传
下载次数: 6
长洲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,交通不便,离市区又远,且偏僻,长洲岛环境幽静,四面环水,筑有炮台多处,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、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把守控制江面,易守难攻,便于学习与练武。孙中山先生很熟悉长洲岛,他曾多次来岛视察,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,略加修葺,即可使用,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,为此,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。
师门修炼
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点击QQ群:229222477